“善良”浅谈

2024-03-01

“善”是会意字,从羊从言,言是讲话,羊是吉祥的象征。其本义是象羊一样说话,有吉祥美好之义。“善”最早见于金文,善从古体字分析,一个人端着羊肉给别人吃,意喻着把好的东西拿出来帮助别人。

古人把善设计成羊食草,意味深长,是羊的生活方式既环保又持久,这也同样适合人类的生存和繁衍,因为人类既需要自然资源,还要善待自然。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,最赏心悦目的是纤尘未染的青山绿水美,最温暖的是人与人之间真诚的理解,最有价值的财富,是有一颗恬淡宁静的心,要拥有这些的前提,需要一颗善良的心做底色才会实现。

而言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,一言不合干戈即起,话不投机半句多,同时言语能化干戈为玉帛,让人化解矛盾,理解心意,团结和谐,这就是善的意义和道理。

什么是善,词典上说,善是恶的对立面,可译为善良,一个人只要有善心,就会变得有修养,有品位,他会魅力一生的。儒家说,善是一种美德;道家说,善就如一泓流水般永远无穷无尽;佛家说,一个人的心里要时时存有善念;慈善家说,善是把自己的部分财产献给别人,并以此求得内心的安慰……

通常对于“什么是善”,专家归纳两种看法.一是认为善是外在的、客观的,就是只要一个人的行为符合某些既定规范,从对父母的晨定昏省到对社会的急公好义,都可以视为好人好事的代表另一种看法则主张善是内在的、主观的,就是只要一个人有心为善,那么他的行为效果即使造成各种灾难,也不失为一个善人

以上两种看法可以分别称为效果论与动机论,显然各有所偏也各有所见儒家的立场呢中庸之道,善必须兼顾效果与动机涵盖外在规范与内心要求

其实只要每个人把自己本分、责任、义务真正做好了,各安其位、各尽其责,那就是天底下最大的善行!每个人心中的善也许是不一样的,但无论哪一点,相信都是从我们心底发出的至臻至美的情感。

“善良”作为合成词出现较晚,最早出现于《礼记》之中。

善良是美好的象征,善良多半用在形容人的品行上,美国作家马克·吐温称善良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,它可以使盲人“看到”、聋子“听到”,用浅近的话来说,心存善良之人,他们的心滚烫,情火热,可以驱赶寒冷,横扫阴霾。同善良的人接触,往往智慧得到开启,情操变得高尚,灵魂变得纯洁,胸怀更加宽阔。

     善良,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美德。善良,就不会去主动做任何伤天害理的事。哪怕无意中做了伤害别人的事,他也会心怀悔疚,尽最大努力去弥补、补救。

善良,是发自内心,源于心灵,是潜藏于人的灵魂深处的自然外溢,因而是自发的,而非基于利害得失的算计后的主动作为。

人性的善与美,往往蕴藏在平凡、平淡的日常生活中。有一种气质,是至尊的,高贵的,它需要我们用心来品味,这种气质源于善良。人的外表可以平凡,但内在的东西却可以使这个人不平凡。善良是一种高贵的气质,它可以令你在人群中发出非凡的光芒。

善良并不复杂,当你轻轻地弯下腰,为乞丐的碗里投上一枚硬币;当你从鼓鼓的口袋里为楼下流浪的猫咪撒下一捧米粒;当你在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给了盲人一下搀扶,其实,善已经在你心中。

聚沙成塔,集腋成裘,善良需要积累只有汇聚了每一份小善才可以做到大爱无疆。

让我们扬起善的风帆,开启我们隐藏的真心、热心和爱心,向世人奉献出自己的善与爱。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,让善良在这世界变成主流,人人都有善心、善意、善举,善良在社会中产生互动,生活就会处处明媚,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。

来源:瑞安市人民教育基金会

撰稿:安市人民教育基金会 施正良

编辑:陈桂芬 阮连智

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