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教师生涯的第三年,我刚带完初二的学生,被学校安排到初一下册重新教新的学生。本着自信的心态,原以为我这个“后妈”当得顺风顺水,结果现实却给了我狠狠一击。新带的学生语文知识极其薄弱,问他们记叙文的六要素也是一问三不知。尚为年轻的我,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语文成绩,开始大量地为他们灌输语文知识。我引入了大量的古诗词,一一为他们讲解其中具体的写作手法的运用,不厌其烦地一讲再讲。结果,课堂越来越吵,我怎么压制都没有用。于是我找到课代表问其究竟,课代表无奈地说,老师,你上得课太深奥了,我们都听不懂啊。听了她的这番话,我内心曾经的自信心开始崩塌,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上课初衷,原来并不是有付出就有回报的,你得懂得“因材施教”,遇到新的矛盾,要用新的方式解决问题。
我开始从课文最基础的知识出发,带着学生回归课本。在有一堂朱自清的《背影》一课,我引导学生从最熟悉的父爱出发,把孩子们对父爱的感受跟课文一起结合起来,消除学生对新课文的隔阂,这样教下来,既培养了学生的情操,又让他们学到了知识。渐渐地,课堂愈来愈安静,语文成绩也开始步入正轨。本以为自己做得是理所当然的事情,孩子们的体贴却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。
那是9月10日的教师节,我刚走进班级,空中突然撒下一片“雪花”般的纸屑,全班起立鼓掌。课代表拿着一束鲜花笑盈盈地递给我,全班异口同声地喊道“老师,节日快乐,我们爱您。”突如其来的幸福让我有点不知所措,这时候全班最调皮的男生上来递给我一张贺卡,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字“老师,我们知道您教我们班受了很多气。我们曾经是那么不懂事,而您并没有放弃我们,耐心地教导我们,我们祝福您永远年轻快乐……”。看到这里,我鼻子一酸,眼泪打湿了眼眶。我原是教的那么理所当然,觉得这都是自己该做的的事,却不想,53双眼睛看到的,是你的付出与爱。我用哽咽的声音说:“同学们,谢谢你们的礼物。老师本是平凡的教师,今天却被你们上了一课,谢谢你们!让我们一起携手走完剩下的两年时光吧。”
就这样,我和孩子们成了好朋友,毕业后每年过年他们都会来看我。而这堂课成为我教书生涯里的一颗明亮的珍珠,在回忆的长廊里熠熠生辉。
来源:瑞安市人民教育基金会
撰稿:仙降中学 徐琼琼
编辑:陈桂芬 阮连智